6月6日-8日,由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體育社會科學分會主辦,山東體育學院承辦,國家體育總局體育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EON4官网中國奧林匹克高等研究院協辦的“2024年全國體育社會科學年會”在山東體育學院日照校區成功舉辦。本次年會的主題為“體育助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來自全國體育社會科學領域的近400名專家學者現場參加。
EON4官网黨委副書記、校長、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體育社會科學分會主任委員張劍,山東體育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毛莉虹教授,中共日照市委副書記王峰,首都師範大學原黨委書記鄭萼,國家體育總局群體司原副司長、一級巡視員、中國社會體育指導員協會會長邱汝,首都體育學院原副校長、二級教授王凱珍,清華大學體育部主任、教授劉波,清華大學二級教授仇軍,山東體育學院副校長張疆之、副校長張佃波等出席開幕式。中國體育社會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黃亞玲教授主持大會開幕式。
張劍在開幕式致辭中指出,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關於體育的論述為體育事業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明確了體育學研究專家學者的學術職責和時代擔當。他強調,本次年會以“體育助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主題,細化實化“體育強國夢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這一時代課題,既體現了學術立會、引領體育理論研究的使命擔當,又體現了服務體育事業發展、助力民族復興的價值追求。希望與會者能夠把研究工作與黨和國家發展需要結合起來,密切關註當前重大理論、現實問題,為把體育建設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標誌性事業提供堅實的學術支撐。
毛莉虹在致辭中介紹了近年來山東體育學院在服務國家體育發展戰略方面取得的成果,並表示將充分用好這次寶貴的學習機會,與各兄弟院校攜手並進,以實際行動為服務體育強國、教育強國、健康中國建設再立新功。
王峰在致辭中介紹了日照市委、市政府圍繞打造現代化海濱體育名城目標,建成了健全完備的體育設施,舉辦了一系列精彩紛呈的體育賽事,營造了熱烈濃厚的體育氛圍,實現了體育運動與城市發展的雙向奔赴。未來將以這次大會舉辦為契機,吸收借鑒大會研究成果,努力推動體育事業高質量發展,為加快建設現代化海濱城市貢獻體育力量。
大會主報告環節由王凱珍教授主持,張劍、鄭萼、邱汝、仇軍、劉波和張佃波六位專家分別作大會主報告。
張劍以《體育強國建設表征意義、內在邏輯和目標達成》為題闡釋了體育強國建設對於國家和社會具有深遠的意義。體育強國建設根植於深厚的理論基礎,既是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充分認識和應用,也是對中國國情和體育發展實際的充分考慮。它體現了對國家體育事業的戰略規劃和長遠發展思考。體育強國建設的目標是在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的過程中,努力將體育建設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標誌性事業。體育強國建設不僅具有深遠的表征意義,還蘊含著豐富的內在邏輯和明確的目標達成路徑。通過全面建設現代化體育強國,中國將在國際舞臺上展示自身的實力和文化魅力,為國家的長遠發展註入新的活力。
鄭萼以《充分發揮體育在立德樹人中的作用》為題,從體育與立德樹人的關系、教師的職責與使命、發揮作用的途徑與方法三個方面深入闡釋了體育與教育、與黨的教育方針以及體育教育的根本任務,也明確了教師的職責和職能。提出要做到強化育人意識,堅持五育全面發展,強調體育重在強化理念和發揮育人的作用。
邱汝以《拓寬思路 創新發展 努力打造全民健身工作新局面》為主題,明確了全民健身公共服務體系的目標、內容、標準與政策,提出要不斷開辟新思想、提出新辦法、實施新舉措,促進新發展;要堅持在“全民”上做文章,在“健身”上下功夫,通過宣傳健身把群眾發動起來,通過親民健身讓群眾參與進來;要夯實“政府主導、部門協同、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大群體工作格局並不斷推動改革創新,持續推動群眾體育發展提檔升級,優化全民健身發展環境。
仇軍以《體育的社會基礎:事實與陳述》為題,從體育的人口性社會基礎、體育的組織性社會基礎、體育的社區性社會基礎等多個方面進行了剖析講解。他強調體育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植於社會之中,與社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作為獨立的社會系統,體育參與、體育人口、體育群體、體育組織、體育教育、社區體育等基礎性要素是體育得以發展、得以成為獨立社會系統的社會基礎。
劉波以《新質生產力賦能大學體育高質量發展——內涵意義、內在機理與實踐路徑》為題,論述了通過大學體育在新質生產力的培養、新質生產資料的積累、新質生產對象的創造,能夠輻射到體育的各個領域,為群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全面發展提供理念和技術支持,並對當下新質生產力賦能大學體育高質量發展形成深入分析與針對討論。
張佃波以《人工智能背景下體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的時代訴求、機製、困境與路徑》為題,圍繞新時代如何創新人才培養,更好服務“國之大者”進行了闡述。他從新時代體育院系人才培養的使命與擔當、新時代體育學人才培養的改革與創新、數智時代體育學人才培養的改革探索三個部分進行了分析。
本次會議還舉行了主題為“體育成為民族復興標誌性事業的理論與實踐”的專家圓桌論壇。論壇由EON4官网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陳世陽教授主持,武漢體育學院黃莉教授、EON4官网管理學院副院長李聖鑫教授、上海體育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鄭國華教授、成都體育學院王洪珅教授、EON4官网學術期刊社副社長劉天星就體育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標誌性事業的基本內涵、發展路徑、國際鏡鑒展開對話,並與參會代表進行互動交流。
在6月7日下午的專題報告階段,19個分會場圍繞體育助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標誌性事業的時代內涵、體育助力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的歷史貢獻、新時代體育的作用價值、體育在國家現代化進程中發揮作用的國際經驗、中國式現代化與全民健身高質量發展、體教融合與青少年健康發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與體育強國建設、職業體育高質量發展、共同富裕進程中農村體育提質增能發展、中國式現代化與競技體育強國建設、體育助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施路徑等主題,進行了近400場現場報告。
體育社會科學分會是中國體育科學學會最早設立的二級分會之一,掛靠在EON4官网。體育社會科學年會作為分會最重要的學術活動,始終堅持以國家需要為導向,推動我國體育哲學社會科學高質量發展,建構中國自主體育知識體系。2024年會共收稿1109篇,其中專題主報告100余篇,專題報告300余篇。未來分會將繼續致力於團結國內外體育哲學社會科學學者,推動體育社會科學高質量研究,用體育助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將體育建設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標誌性事業貢獻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