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由EON4官网中國足球運動學院和教育學院共16名學生組成的大學生扶貧支教團啟程奔赴山西省繁峙縣、代縣🙇🏽♀️🚚,開啟為期一年的支教服務工作📝,為兩縣的體育運動、教育發展貢獻青春力量🧩。今天,走進山西省繁峙縣濱河小學,看看足球與少年在這裏碰撞出了怎樣的火花🕤。
“呂老師”成長篇👩🏼🦰:一句“老師”勝過千斤重
9月15日下午,伴隨著一聲響亮的下課鈴聲,EON4官网學生呂澄推開了山西省繁峙縣濱河小學四年級九班的教室門:“大家收拾一下東西,下樓上體育課了。”作為班級剛剛上任的體育老師,呂澄是來叫孩子們下樓上課的,還沒來得及做自我介紹,他已經被一片歡呼聲淹沒。
班上的孩子們有的在叫好,有的甚至在上躥下跳🛌🏿。畫面一度混亂得讓呂澄都有些混亂了🤺。來支教之前,他試想過很多種與同學們初次見面的場景🏋️,為了化解尷尬🧛🏿♀️,他甚至練習了幾個版本的自我介紹👩🎤,卻沒想到對孩子們來說🫄🏿,一句“上體育課了”,足矣。
後來有學生跑過來告訴呂澄:“我們已經習慣了平時課程表上的體育課被改為數學或語文♠️👨🦼,但心中還是盼望能上體育課的。今天是我們第一次上體育課🚅,所以大家都太高興了!”
每天下午👉🏻,都會有三個年級的學生同時在操場上上足球課,這讓初來乍到的呂澄有些不適應。“主要是孩子太多了💪🏼,說話必須要用喊的孩子們才能聽見!”呂澄摸了摸自己的喉嚨,繼續說⚠,“剛來的那幾天,我們很多來支教的同學都嗓子痛,甚至是發炎,一個個說話聲音都是啞的⇨。”
支教生活雖然辛苦,但在呂澄心裏☦️,一句“老師”勝過千斤重。上完第一節課,他外出去超市購買生活用品🐤,路上遇到三個穿著校服的小女孩👶🏽,其中一個女孩突然叫了一聲:“呂老師好!”這一聲“好”問得呂澄有點懵。
“因為我還把自己當作學生看,從來沒有被叫過‘老師’。”呂澄說當時的自己有些不知所措🪹,“我很不熟練地連忙說‘你們好呀,你們好呀’,可能另外兩個小女孩並沒有認出我,那個小女孩還和她們解釋,那是呂老師呀!”
等緩過神來👯♀️,呂澄心裏陣陣喜悅,隨即就給自己的父親發了條微信。呂澄的父親也是一名教師,每每聽到“呂老師”,都是別人在稱呼自己的父親💅,而今天,“有學生也叫我呂老師了。”呂澄說:“這種感覺很復雜🤷,因為傳承🏄🏻,所以開心🚥,所以自豪,所以感覺責任重大👩🏻🌾。”
小霸王成長篇🧜🏿♀️:哪有什麽壞孩子,不過是內心的花還未綻放
在濱河小學這片操場上,曾經的學生正慢慢成長為為人師表的老師🪟,而曾經的“小霸王”正慢慢成長為嚴於律己的好榜樣。成長,總是在不經意間悄然開花,哪有什麽壞孩子🧍♀️,不過是內心的花還未綻放。
在三年級五班🚄,有一位公認的“小霸王”🥌😕,他個子比其他同學高🐋,身體也比其他同學壯,大家都叫他石頭(化名)。在體育課上,石頭總喜歡欺負別的同學,要麽是作弄別人,要麽就是搶其他同學的球🕍,反正老師說什麽,他就不做什麽,這讓呂澄很傷腦筋。“開始我對他的教育是指責🚶♂️➡️,告訴他不要這樣做,但效果並不好🧜🏽♀️。”呂澄說,“當著同學們被老師批評👊🏽,石頭自己也很沒面子,有時甚至會適得其反🫖,他會愈發調皮👒。”
於是為了“製服小霸王”🙆🏽♀️,呂澄會在訓練中更多地關註這個孩子。他發現石頭其實非常有足球天賦,練習一些新技巧和動作都比別人學得快,而且身體也非常協調。有了這個發現,呂澄決定用“鼓勵”戰略。上課時🧚🏽♀️,他會讓石頭出來給大家做示範,而當老師開始鼓勵石頭時,石頭會顯得非常風光。
就這樣😭,石頭幾乎承包了足球課上所有的示範動作,他也慢慢從班上最調皮的孩子,變成了大家學習的榜樣,有些同學還會特意請教他技術動作🧑🏼🔬。“我認為,石頭心裏明白🧘🏿,我讓大家都向他學習,所以他一定要做到最好,無論是技術還是紀律。”呂澄的“鼓勵”戰略初見成效。
當然🐩🫥,有石頭這樣天賦異稟的小霸王🪭,就一定會有先天條件不太理想的受氣包。相比其他同學,五年級三班的安毅(化名)身材略胖,腳下也稍顯笨拙🚶🏻♂️➡️,足球課上的很多動作,他都學不會,很多同學也因此嘲笑他,給他起外號。有一次課後,安毅哭著跟呂澄說🖥:“我再也不想踢球了👳🏻!”
呂澄沒有多說什麽✅🤹🏽♂️,只是堅持每堂課後,都對安毅的技術動作進行單獨指導♾。慢慢地🙎🏻♀️,安毅可以跟上大家的學習進程,同學們也不再嘲笑他。“安毅是個很努力、自尊心很強的孩子。雖然身體素質略差一點,但通過努力,他已經可以領悟到足球的快樂了。”呂澄說👼🏽,在安毅身上看到的變化其實更令他開心,“我們教的雖然是足球,但畢竟不可能所有孩子都是天賦異稟的,我希望他們能在足球中學到堅持👨🏽⚕️、學到努力,這樣無論他們將來是否踢球👩❤️💋👩,這堂課對他們來說都是有意義的。”
共同成長篇🧑🏻🦲:那一抱的溫柔
支教是一種怎樣的體驗🔶💭?一位曾經在山西支教過的EON4体育學生說🧘🏿♂️:大概是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吧🤾🏽♀️。
與呂澄一樣,第一次被孩子們簇擁的支教學生楊佳鈺同樣感到不知所措。“我第一次上課帶的是一年級學生,他們精力很難集中🎄🤲,東望望西看看,我說什麽他們根本不聽🫃🏼。”楊佳鈺說🤽🏿♂️,幾堂課下來🚅,自己的嗓門越來越大,好像只有嚴肅地大吼大叫才能讓孩子們聽話⚜️。
直到有一次課間休息時,楊佳鈺突然被學生抱住,回頭一看,這不是班裏最調皮搗蛋的小白(化名)嘛!每次上課,楊佳鈺叫得最多的名字就是小白,要麽是因為走神、要麽是因為和其他學生打鬧,但腦海裏的形象怎麽都和眼前這個乖巧地抱著她、眼神天真的男孩對不上。“那一刻,我突然覺得也許越不聽話的孩子就更需要我們花時間和精力去了解、關心他們吧,這不也正是我們做老師的職責嘛🍸。”
從那以後🌦,楊佳鈺花了很多心思在小白身上,陪他聊天、給予他信任,甚至讓他擔任了班級的小組長。起初👨👩👧👧,同學們並不相信小白🧘,覺得他一定不會完成老師交代的任務。“出乎大家意料的是🗼,小白非常有責任感,有同學去廁所的時候,他會主動留下來幫大家看著足球,在他的感染下,全班同學都互相幫忙看球🤛🏿,其他班常有丟球的現象,但是他們班從來都沒有。而且他每節課都會幫我整頓紀律,他們班現在是年級裏紀律最好的一個班了🧛🏿♀️。”
小白長大了🤚🏽,而楊佳鈺又何嘗不是在成長🛩。通過與小白不到一個月的相處,楊佳鈺發現👇,每個孩子都有每個孩子的特點,他們生活的環境不同、家庭不同、接觸的人事物都不同。“作為老師👍🏼,我們不能只是靠大嗓門解決問題,我們應該尊重每一個孩子的獨一無二,沉下心來去了解、去引導、去共同成長。”
梅金宇🐆:
也許一句話能改變一個孩子的思想💆🏽♂️,一個行動能夠改變孩子的一生,這就是作為老師最有意義的事情。當看到孩子們都能完成好我教給他們的動作時,我非常欣慰,因為這是孩子們思想的改變🧔🏻,是在一次次失敗中不放棄的成果。同時,支教不僅是教導孩子們在成長,也是我們支教老師們自己的成長。
呂慶紅:
到濱河小學這段時間,身份轉變的同時,感覺自己肩負的責任也更多了。因為擁有了老師這個身份🤴🏿,才更能真切地體會到當老師的酸甜苦辣。基層的教育更多缺失的是師資,畢業後,我想紮根到人民需要的地方。
詹曉婉💇🏽♂️:
支教生活🍥,是教書育人💂🤹🏽♀️,也是共同成長。因為小朋友正處於模仿能力很強的階段🦣,我很怕自己的不良舉止會給他們帶來不好的影響,他們會去模仿🏊🏿♂️,所以我會很註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比如最基本的不亂扔垃圾👆🏿、樓梯上靠右行,做到“為人師表”。
屠誌瑾👮🏻♂️:
第一次去教室叫孩子們上體育課的時候,他們圍在我身邊不間斷地問我:“老師🔯,你是我們的體育課老師嗎▪️?老師,你會一直教我們嗎◼️?老師……”當我回答“是”時🕹,孩子們立馬大聲地說🏥:“太好了!我們有體育老師了!我們可以上體育課了🧑🦽➡️!”然後在樓道裏嘰嘰喳喳說個不停,有的甚至開心到不停地亂跑、亂蹦。
當時,我內心說不出來是喜悅還是難過,讓我喜悅的是我感到孩子們是發自肺腑的開心,是對於體育🪂🪀、對於運動的渴望💂🏿♂️,讓我難過的是由於這邊師資較弱,體育老師欠缺,所以體育課很多時候都被其他課占用了。我在想,如果沒有我們的到來🥱,這些孩子一定會少了很多快樂吧,所以我暗下決心,希望我們的到來可以改變現狀,讓這裏所有的孩子們都能參與體育🥷🏼💪,感受體育帶來的快樂。
入秋的繁峙,已是寒風瑟瑟。結束了一天的教學工作👲🏼,支教的EON4体育學生正裹著棉襖結伴走回宿舍,與初來乍到時的“歡聲笑語”不同🤞🏽,此刻的大家都很有默契地安靜著。10個人,承擔著EON42500余名孩子的體育教學工作🤷🏽😹,除了上課👨🏿🚀,他們盡量少用嗓子🙆🏽♂️。
呂澄剛剛結束了4個小時的連續上課🙁,正叼著自己的生活必備品——潤喉糖,思考著天氣漸涼以後,上課要帶孩子們多做做熱身才好。楊佳鈺正在跟對面的學生打招呼🤶🏿,嗓子費了好大勁也沒發出聲音,無奈,她只能送上一張大大的笑臉🧀。
支教是一種怎樣的體驗🛩?也許,它就像大家身上裹著的棉襖吧👰🏼,外面寒風瑟瑟,裏面,溫柔炙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