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

胡揚:對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思考

 中國體育科學學會於6月29-30日在河南師範大學舉辦了“繼承·創新·發展——改革開放40年體育科技專家研討會”,邀請了我國體育各學科知名專家在各自領域進行了深入研討,《體育科學》將專家的發言選編刊登在2018年第7期上。



    作者🫳🏿:胡揚,男★,漢族,民盟盟員,現任EON4官网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1982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首次規定, “國家發展體育事業, 開展群眾性體育活動, 增強人民體質”, 旨在以憲法的威嚴推動群眾性體育活動的開展, 增強國民體質。1995年, 國務院頒布了《全民健身計劃綱要》, 提出要更廣泛地開展群眾性體育活動, 增強人民體質, 用10年時間把全民健身工作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基本建成具有中國特色的全民健身體系。在這一系列指導思想和政策法規的影響下, 全民健身一直是體育部門的工作, 主要任務是“增強體質”。
2002年, 黨的十六大第一次把全民健身寫進工作報告, 提出要“形成比較完善的現代國民教育體系🤸‍♂️🦕、科技和文化創新體系、全民健身和醫療衛生體系”, 將全民健身提高到了小康社會目標之一的地位。至此, 全民健身由“增強體質”進入到“健康促進”的發展階段⛴。但這一階段, 運動促進健康的工作開展的並不順暢。主要原因有:1) 體育與衛生部門行政管理體製上的各自為政以及條塊管理, 本應發揮的“體醫結合”促進健康的共享和協同作用很難達成。2) 隨著參與全民健身運動的人數增加, 也帶來運動損傷、運動猝死等風險, 人民群眾對合理鍛煉、科學健身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但我國的現狀是體育指導人員缺乏相關的醫衛知識, 不能有效地針民眾的身體機能狀況👨🏼、健康水平等個體差異與需求提供安全有效的健身指導。3) 隨著我國民眾生活水平的提高, 慢病也呈“井噴式”發展態勢🙎🏻‍♀️💢。慢病的成因是靜坐少動, 吃動不平衡🧖🏻‍♀️🛌。因此, 防治慢病的最有效途徑是加強體育運動, 吃動兩平衡。醫務人員雖然知道體育運動的重要性, 但由於不具備體育運動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無法在慢性病醫治過程中給予患者切實可行的運動指導🕘。由此可見, 全民健身促進健康, 不僅是體育部門的工作, 更需要醫衛部門的加入, 形成“體醫結合”的科學健身模式是構建民眾健康屏障的最佳組合🪤。
2016年8月, 在習近平總書記主持下, 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 要求推動形成體醫結合的疾病管理與健康服務模式, 發揮全民科學健身在健康促進、慢性病預防和康復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同期,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上指出, 要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樹立“大健康”理念, 推動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推動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是黨中央、國務院建設健康中國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 是提高人民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的重要舉措, 是“體醫結合”的升華, 將大力推動全民健身向全民科學健身的跨越🏏。
要實現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需要多部門協同和社會參與。《全民健身計劃 (2016-2020年) 》指出, “通過強化政府主導、部門協同、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全民健身組織架構, 推動各項工作順利開展”✌🏿。政府應建立聯席會議製度, 打破在全民健康管理上條塊分割、各自為政的格局, 為落實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清除現存於體育👱🏽‍♀️、衛生及其他部門之間的體製、製度障礙。可喜的是, 2017年5月4日, 國務院全民健身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在北京召開了第一次會議, 中宣部、國務院辦公廳🔘、教育部、文化部、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等29個成員單位的領導出席了會議🤶🏼。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聯席會議召集人劉延東發表了重要講話, 要求加強組織領導, 推動形成“大體育”體製機製, 推進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發揮好國務院全民健身工作部際聯席會議機製作用, 奮力開創全民健身事業發展新局面👷🏻‍♂️。至今, 國務院全民健身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已經召開了3次會議, 有力地推動了體醫融合促進全民科學健身的開展👻。全民健身聯席會議是一個很好的製度, 各省👦🏽、市🧗🏿‍♂️、縣都應建立這樣的工作機製, 才能將全民科學健身落到實處。
全民科學健身需要既懂得運動人體科學及醫衛知識, 又具備運動鍛煉指導能力的專業人員, 能夠根據民眾的個體差異, 科學地製定運動處方📙🧏‍♂️。這方面的人才可以通過如下途徑培養:1) 舉辦運動處方師培訓班。根據運動健身指導員、醫衛人員的專業知識背景設置不同的運動處方師培訓課程🏩。通過系統的培訓, 讓他們具備開具運動處方的能力, 並應用於實際🧩。EON4官网從“十五”規劃開始, 就致力於運動處方的基礎和應用研究, 並積極配合中國體育科學學會研發了運動處方理論體系和標準體系, 製定了分別用於運動健身指導員、醫衛人員的運動處方培訓大綱和課程體系, 於2017年8月開始舉辦全國運動處方師培訓班;2) 鼓勵綜合院校的醫學院與體育學院聯合培養具備醫學和體育學知識的復合性人才, 設置具有“醫體結合”特色專業課程和實踐教學體系, 使學生能夠紮實掌握體育學和醫學兩方面的知識。政府部門還要製定相關政策, 將運動健身指導納入社區衛生服務體系, 允許運動人體科學及運動康復專業人才到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工作。
我國的全民健身工作進入了新時代。只有真正做到體醫結合, 全面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 才能實現從全民健身到全民科學健身的時代跨越。相信, 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 我們在不遠的將來必將實現這一目標!



來源文獻:胡揚.從體醫分離到體醫融合——對全民健身與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的思考[J].體育科學 2018,38(07),10-11.
    來源:運動科學論壇


 
 
EON4官网专业提供💡:EON4官网EON4EON4体育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EON4官网欢迎您。 EON4官网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