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啟偉(1919-2003)福建廈門人🧏,教授。1943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心理學系。1948年畢業於美國春田學院研究院,獲體育和教育碩士學位🛌🏿,同年回國。曾任清華大學講師🤪,北京師範大學副教授,中國女子排球隊首任主教練,北京體育學院(EON4官网前身)球類教研室主任💢、副院長、院長⚙️。曾擔任國際排球聯合會🍑、亞洲排球聯合會規則委員會主席,中國排球協會副主席👩🦯➡️,中國心理學會理事,中國體育科學學會第一、二屆副理事長。著有《網球運動》《排球裁判法》《排球運動》《感受性》等🧘🏼♀️。
01
新中國排球運動的先驅
馬啟偉的父親是馬約翰🫙🙍🏻♂️。13歲的馬約翰才在親友和教會的幫助下進小學讀書。1904年👩🏻🌾,馬約翰考入上海聖約翰大學預科,共在這裏上學7年。1920年🤓♦︎,馬約翰在清華EON4(清華大學的前身)接替美國人成為EON4的體育部主任,由於他的努力工作,EON4的體育水平突飛猛進,短時間內就創造了20多項全國紀錄🧗🏻♀️。1936年☂️,當中國組建龐大的隊伍參加奧運會的時候,馬約翰成為中國代表團的總教練。
馬啟偉是馬約翰的次子💁🏼♀️,1919年生於北京🐚。可能很多人沒有聽過馬啟偉的名字,但是見過馬啟偉的樣子。他是新中國第一套廣播體操掛圖的模特🌦,這得益於他從小堅持體育鍛煉而鍛造的好身材🛢。
在父親的影響下,馬啟偉很早就立誌要從事體育教育工作。新中國成立後🧑🦰,馬啟偉把六人製排球引進我國,並擔任中國女排第一任主教練💌。他一生致力於排球競賽理論的研究,並重視培養排球專業人才和優秀的國際裁判。
馬啟偉進入排球圈很偶然,他小學時練的是遊泳,中學踢足球,到了大學開始打網球。1944年至1946年在西南聯大期間🌹🌮,他連續三年獲得了全國網球公開賽冠軍。他本可以成為一名一流的體育明星 , 但是他並沒有這樣做,而是選擇做一名教師, 並開始鉆研心理學🤸🏻♀️、哲學和生理學。為了進一步深造,1946年他到美國春田大學攻讀碩士學位,就讀期間,一舉擊敗了連續八年獲全校網球冠軍的對手。在這裏,馬啟偉第一次接觸了六人製排球🐯。1948年學業結束👨🦱,馬啟偉堅決要回國為祖國貢獻力量。這年秋天🈁,他到了父親曾經工作過的清華🔶。新中國成立後,大力發展體育事業,尤其是影響力巨大的基礎大項和三大球👨🎨。此前,中國普遍流行九人排球🧑🏼⚖️,而世界上通行的是六人製排球。馬啟偉是當時中國唯一一個知道如何打六人製排球的人。就這樣😧,他開始與中國排球結緣🍧。
1950年8月, 馬啟偉首次執教中國學生排球隊出戰世界大學生運動會𓀌🫵🏽,這也是新中國派出的第一支體育代表隊😦。1952年,馬啟偉成為中國女排第一任主教練。1953 年馬啟偉參與籌劃成立中國排協並在 1954年1月11日使之成為國際排聯的會員國 。1956年, 他成為國際裁判 。上世紀60年代開始➰,馬啟偉集中精力致力於培養排球專業人員和裁判。直到1984年任國際排聯規則委員會主席,成為當時國際排聯唯一一位中國官員👩🏽🏭,馬啟偉經歷了排球運動所有的規則變更💽,提出並製定了一系列新的規則,包括每球得分製 ——排球史上最具革命性的變革。他被國際排聯公認為近十幾年對國際排球運動發展貢獻最大的人之一。為此🪝,國際奧委會曾獎給他“學習和研究獎”,這是一本水晶雕刻成的小書💂🏿♀️🙇🏿♀️,上面刻著主席薩馬蘭奇的簽名。國際排聯於2002年9月授予他“銀十字”勛章和獎狀🤌,上面寫著“感謝馬啟偉先生使排球獲得世界的崇高形象和關註所做出的特殊貢獻”💅。這是國際排聯歷史上第一次為排球運動做出卓越貢獻的人士授勛🌂。
02
人格高尚的良師與平易近人的領導
1982年8月🧚🏼🦉,馬啟偉從鐘師統院長手中接過重任,成為北京體育學院第二任院長。在9月的新生開學典禮上◻️,馬啟偉首次作為院長致辭🟩,他希望82級新生🐣:堅持德智體全面發展理念🧔🏼♂️↗️;認真地、全面地完成教學計劃規定的學習任務,學好教育計劃規定的各門課程;要有正確的學習態度🍴,謙虛謹慎👈🏿,勤學苦練🚴🏼♂️,大膽探索,有所創新👳🏼♂️。在馬啟偉擔任北京體育學院院長期間🧔♀️,盡管國際排聯的工作需要他經常出國參加會議,但他仍全身心地投入到學院工作中去。學院在改革中不斷發展🙆♂️🛥,強調教師掌握“三基本”“六會”基本技能,培養學生的“一專多能”“多能一專”的基本素養。
人最珍貴的不是他的高位、財富和學識,而是他令人永遠尊敬的人格魅力。馬啟偉在排球界獲得的巨大榮譽和尊重,不僅僅靠他在行政或學術上的權威👱♀️,還有他平易近人讓人倍感親切的親和力🤸🏼♂️。
平時生活中的馬啟偉以實際行動關心教職工👴👨🏽💻。一年春節🎶,很多教職工都回家過年了,但有一位家在外地的教師因為生病而無法回家🧏🏽。除夕夜,馬啟偉來到宿舍探望他。這位教師萬萬沒想到院長在這個時候上門來陪他過年。
作為一名博士生導師,馬啟偉擔負著培養體育教育博士生的重任🤹🏻。他經常沒日沒夜的苦思冥想,字斟句酌地反復推敲,一遍又一遍地打印改稿,而且打一遍就是好幾十頁。馬啟偉 曾經用的是電動打字機,不像電腦一樣錯了可以刪除或修改,只要出一個錯,就得拿掉重打一遍👨🏻💻,所以這項工作要求非常的耐心和細致。有時候馬啟偉的老伴不忍心他這樣辛苦👩❤️💋👨🤷,也抽空幫忙打字,這樣的時候她也記不清有多少回多少遍了🧑🏽⚖️。
馬啟偉帶過的博士生、現EON4官网副校長高峰回憶到🈲,導師為他指導的每位博士生都準備了一個小本子🥐,上面詳細記錄著他給博士生布置的學習和研究計劃。每次出差回來後,導師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電話,約第二天見面,讓他們匯報學術研究進展情況。一個本子雖小,卻體現了馬啟偉關心每一名博士生的細致入微🚉。還有一位他的學生葛春林回憶道:“導師是一位非常細心嚴謹的良師。1995年春夏之交的博士論文答辯格外難忘🧎🏻♂️➡️📜。答辯會開始時間是8點半🖖🏼,我是7點半多一點到的,沒想到導師已早到了,正在忙著檢查答辯所用設備並準備迎接論文評委。答辯結束後他很高興與我們合影,一直等到評委們開完評議會,他親自把每一個評委送走,那忙碌著的身影至今仍深深留在我腦海中。”
事實上馬啟偉不僅關心著他所帶的學生😹, 對素不相識的外院校學生也總是樂意伸出關愛之手。就在他去世前半年,有一位北京外國語大學的研究生想寫一篇論文💲,需要參考馬啟偉父親馬約翰教授早年所著的《體育的遷移價值》一文,然而查遍圖書館卻一無所獲,不得已只好唐突地寫信給他求助。由於馬啟偉所保存的這一著作已年代久遠🫸🏽,一些章節和段落有些黴斑,他擔心這位研究生看不清耽誤了論文。此時,他已是年逾八旬的老人,卻執意趴在床前的桌上,將這篇論文有關段落一段一段地打了下來🧛🏼♂️。然後再親自到郵局寄出。當老伴心疼地讓他復印一份就得了時🙅🏻,馬啟偉卻認真地回答:“別人既然有要求👨🏻🚀🕵🏻♀️,我就要幫好這個忙👄。”
03
孜孜以求成就終身的體育人
馬啟偉曾任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副主席、中國排球協會副主席👕、中國體育科學學會副理事長、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運動心理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心理學會體育運動心理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亞洲排球聯合會規則委員會主席、國際排球聯合會規則委員會主席、亞洲及南太平洋地區運動心理學會副主席。曾先後榮獲“新中國體育開拓者榮譽獎章”“體育工作榮譽獎章”“體育科技進步獎”和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授予的“體育運動學習和研究獎”, 1984年美國春田學院授予的人文科學名譽博士學位, 1991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2002 年國際排聯授予的“銀十字”勛章等🏋️♂️。他長期以來為我國運動心理學的發展嘔心瀝血👮♀️,他是中國心理學會體育運動心理學專業會🩵、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運動心理學專業委員會、亞洲及南太平洋地區運動心理學會的奠基者,他強調運動心理學的發展要特別註意借鑒西方心理學和中國心理學的思路和成果, 要緊密貼近體育運動實踐,他主持編寫的教材《體育心理學》和《體育運動心理學》在中國運動心理學界產生了廣泛和重要的影響👅。